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 > 网络技术  > 网络基础知识 浏览
中国企业家:“Baidu+”悬疑
发布时间:2016-01-23    点击率:次    来源:www.sytcke.com    作者:电脑技术学习网

  百度在网络社交上动作迟缓。这家市值最大的中国互联网公司,如何走出自己的“框”

  2011年9月2日,当李彦宏再次站上“百度世界”(这是由百度举办的一年一度针对用户、客户、合作伙伴的行业大会)的舞台,人们以为他会发布 一个气势磅礴的新战略。在同一场合,2009年他曾发布数据开放平台,2010年发布开放应用平台,都在中国互联网激起了连锁反应。

  然而这次,李彦宏抛出的“一人一世界”百度新首页,形式上很像人们七八年前就已熟悉的网址导航。按照百度的说法,这是进入社交网络分享时代的标 志之一。搜索框下增加了导航通知、实时热点、应用、新鲜事四大模块,而且能实现与人人、开心、新浪微博等部分社交网站的账号互通。

  许多观察者觉得,这个阵法已经过时了。如果将之视为标志,倒更可能是其在社交时代遭遇成长瓶颈的标志。

  就在9月20日,谷歌宣布向公众开放“Google+”社交网络服务,这是它在社交领域的又一波攻势,一切布局都是针对Facebook:它增 强了视频功能,这是相较Facebook的主要技术优势之一。搜索与社交的战役刚刚开始,硅谷之王正在为当年轻视毛头小子而埋单。

  至少三年内,百度依然可以维持在中国的霸主地位,特别是谷歌退出之后。它在搜索领域的优势一骑绝尘,不过,这一次它的对手不是对其不满的作家、电视台,也不是在社交网络、社会化媒体或者移动平台等领域出现的黑马,而是网络世界正从“干巴巴”变得“湿乎乎”的趋势。

  “我们已经被戏剧性地联系在一起,所显露出的关于自身的信息,极大增加了我们的社会可见度。”敏锐的互联网观察者克莱·舍基在其著作《无组织的 组织力量》中写道,这本书有一个更直观的中文译名:《未来是湿的》。舍基认为,历史上人们花了太多时间解决技术问题,而非技术使用者的社会问题,如今互联 网正变得更有生命活力,更有人情味,它将成为打破传统组织局限的工具。“这种变化正影响着群体集聚和合作的方式,正放大和延伸着我们基本的社会技巧,还有 特有的社会失败。”

  崇拜工程师文化的百度,是“干巴巴”时代的王者,它精于提高搜索引擎上哪怕是0.01秒的载入速度,及在中文世界中寻觅信息的精度,然而,在“湿乎乎”的时代,当基于“人”的搜索成为主流,百度很难继续扮演“必需品”的角色。

  自百度上市以来,无论商业模式的盲点或是价值观的瑕疵,都由用户高速增长而掩盖。李彦宏像所有“中国首富”一样迎来无数批评,可这并不影响百度 核心业务扶摇直上。专注于“框”内的世界,是李彦宏的得意之笔。不过在下一轮竞争中,他的社交策略是将这个“框”放大,无所不包,还是要跳出这个“框”, 打造“Baidu+”?

李彦宏以专注于搜索而自豪,当涉足社交,他能否走出自己的框
来源 电脑技术网 www.sytcke.com
发表留言
发表留言请先登录!
免责声明:本站发布的信息和评论纯属网民个人行为,并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发现有违法信息或侵权行为,请直接与本站管理员联系,我们将在收到您的信息后24小时内作出处理!